top of page

《孤獨課》— 亞然

推薦一本書,打進所有留學生的心裡,能在寂靜中產生一絲共鳴。 作者利用簡潔的文筆,引入廣東話歌詞和港式用語,讓讀者在熟悉的語言中,彷彿看到自己的影子,聽到無法與別人傾訴的心底話。

*

香港人就是喜歡這種近乎『非人性化』的工作模式,日常被老闆要求要像機器一樣高效而且無情,長期受虐之下逐漸享受受虐,就連食飯也要在如此高壓環境之下才『過癮』。 所以『澳牛』才能夠在香港生存而且受追捧。

*

文化差異,最令人體會『身在異鄉為異客』的唏噓。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生活模式、不同的價值觀,讓人感到不適應、感到自己是異類、感到要改變自己的逼迫性。 就像作者所說的,香港人注重『效率』,西方人注重『生活』,這不僅是工作態度的差異,而是對『如何活出人生』這一問的解答截然不同。 留學生喜歡到唐人街打轉,並不是因為它們的粵菜很正宗(大多港人營運的餐廳已西化,新菜館的餐單都是簡體字),而是因為擦肩的人都說著廣東話,是熟悉的言談舉止、熟悉的生活節奏。 『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家的感覺。

不斷遊走不同城市之間,每次搬去一個城市都需要時間適應,就是回到香港,也一樣會覺得不適應,漸漸不知道哪裡才是屬於自己的地方。 其實人跟動物無異,你將家裡的貓一天到晚都睡在上面的椅子拿走,牠也會立即抑鬱,抑鬱到不肯上廁所。當人要適應新的生活,每一次也會面對同樣的壓抑。

*

十三小時的時差、環境的變遷、文化的對沖,讓每一次遊走兩地都像跟自己過不去。一方面渴望回家、渴望家人的愛心晚餐、渴望到Donki和Aeon掃貨;另一方面,好不容易適應到外國生活,便前功盡廢了。 每次回香港都有一種莫名的滄桑感:街頭的老餐廳倒閉了,跟香港升學的中同再沒有共同話題,家人也一下子老了許多。同時間自己也不知不覺的改變了:被西方的價值觀同化、習慣獨立、學會說婉轉的話,好像跟熟悉的人相處,都變得虛偽許多。從香港舒適的日子回來,外國的生活就顯得更難了。 香港的家變的有距離感,多倫多的家又依舊冷清;如此,遊子的心該向何處依歸呢。

沒有因為聽著音樂、喝幾口酒而覺得放鬆;沒有因為身在外地而覺得跟這個我出生成長的城市有距離;也沒有因為不斷思考而找到答案找到出路。 只是覺得無能為力,只是覺得惘然,只是覺得不知所措。香港有遊行,支持因為公民抗命而入獄的人,但我沒有辦法去到現場。

*

身為政政系的學生,作者對中港台關係的分析一針見血,更對留學生內心的矛盾瞭如指掌。社會運動殘忍地揭示留學生無法達到『身份認同』的傷疤 。誠然,當家裡遭逢如此不幸之事,自己卻在地球的另一端已擁有民主的國家,抱手觀望,沒能履行公民責任,是多麼心酸。 不少留守香港的青年認為,選擇離開香港的都是『叛徒』,都是沒有勇氣面對問題的『懦夫』。 昔日胡適說『留學者我國之大恥也』,此話卻不再適用於內地同胞,而是努力維護自治的香港人。反觀前者,不正是抱著『走得就走』的心態嗎?有能力的,都把資金轉到外地、把兒女送外升學,難道這是相信國家的表現嗎?現在的移民潮,其實某程度上,也是追隨祖國的做派呀。

* 讀到一本好書,恰巧又是知音,匹夫何求。誠推各位尋覓此書,個中神韻,邀君細酌。


文:華 圖:Daniels 大家姐 @Tommy Kwan (亞然) .


5 view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