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兩城相信:致不甘絕望的你》-- Edgar & Gabriel

兩個男人的浪漫(Bromance),莫過於在zoom的時代,能有飛越半個地球的書信往來。25封書信橫跨2019年末至2020年初,而此時正直社會運動和疫情高峰的交界,話題一浪接一浪。事隔一年出版,回望那些人心惶惶的日子,反思作者出自肺腑的發問,現在看來,實在耐人尋味。


打仗


兩位作家都是老師,無可避免要與學生面對動盪的香港。當中Edgar的描述頗為深刻:頒布蒙面法的那天,初中生半知半解的看著電視、高中生在走廊上相擁痛哭,默默地跟對方說聲小心、保重。稍微富庶還能住上酒店,低下階層的只能研究一下逃生路線,如何隨時躲避催淚彈和水砲車的攻擊。面對自己的學生上街、舊生被捕,作者只留下一個簡單的訊息:『年輕人,不用怕』。這六個字,其實就是很多人渴望身邊的至親能對自己說的。很喜歡Edgar的一段話:『要好好見證歷史,無論多苦、多難,要深刻體會當下的經歷,因為這是可一不可再的機會』。


回望風雨後平靜的香港,我們贏了嗎?輸了嗎?都沒有。欄杆修好了、油漆擦去了,我們仍堅守信念。民主本來就是場持久戰。上街示威告一段落,公民抗命卻從不止息;我們只是換了個方式,以文宣、黃色經濟圈、拒絕安心出行等表達訴求。若干年後,歷史書會如何記錄這段日子呢?我們又該如何向我們的孩子們交代?


『因為無論願意與否,你必然會是後來者的榜樣』。共勉之。


搶口罩


瘋狂撲口罩的日子,是這麼近、那麼遠。書中提及美國和香港對待口罩的文化差異,相信身在加拿大的讀者都能深同感受。唯一相同的,就是大家搶購物資的態度,那『慌死蝕底』的小心思。超市貨架一掃而空、藥房一罩難求,大家都像經歷世界末日一樣猖狂。在我看來,情形跟SOGO感謝祭也沒太大分別,大家只是生活悶得慌、換了個藉口滿足私慾而已。


Gabriel當時身在美國,感嘆香港主要官員控制疫情的手段,許下了『不需要後天下之樂而樂,也能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期盼。經歷了三波疫情,最為人嘉許的竟是非政府出身的竹君醫生。她的專業態度並非出自她的醫療知識,而是那三歲小孩都懂的道理:做錯了就認、承諾了就做、不知道就說不知道。沒有官腔,也沒有架子,這就是她的過人之處。事實證明,只要坦誠相對,『做醜人』也能做得很好。


香港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自救。口罩供不應求,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有新的市場。口罩製造商爭先上市,從追求質素,到追求花款,現在隨便到尖沙咀逛一圈,口罩銷售店比鐘錶鋪還多。正所謂『有危就有機』,一年前的我們又怎會想到口罩竟然也有滯銷的一天?又有誰能想到,公仔口罩也能充當聖誕和新年禮物?

所以說,香港人,總能靠自己。


網上學習


最後淺談一下這劃時代的變遷。被迫在家工作、在家學習,科技便成了不可或缺的東西;沒有網絡就等同生活在荒島。從起初種種的不適應,到現在成了新常態,當疫情有天退卻時,我們真的能回去嗎?就像signal和Whatsapp取代ICQ和MSN, 世界變,人就跟著變。聽收音機和看報紙的,都是老人家了。


作者樂觀的認為實體書店不會被取代,因為實體書有實體書的價值。縱然我也是堅持列印reading的人,面對這一年間三聯和辰衝書店的倒閉,我不禁動搖。即使世界仍有人熱愛實體書,它們又是否會像書法和古董等淪為小眾玩意?猶記得DSE的中文聆聽要用收音機,我也曾暗笑其不合時宜。現在回想,最古老的辦法就是最安全的辦法。尤其是近來大家對『安心出行』的反應,重燃了我對實體書生存下去的信心。當大家回歸原始,選擇以紙筆填寫個人資料,這就是人類智慧不會被科技取代的憑據。在私隱面前,吃飯算什麼?


方便固然好,但人權更重要。有些價值觀,是不會隨時代而改變的。


文:華

圖:Long

.

追蹤我們:

.

.


7 views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