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Camus

【逃犯條例 一顆毒蘋果】

一八年二月,台灣發生了一單涉及香港人的殺人案,香港少女被男友陳同佳殘殺後棄屍行李箱,犯人行兇後在港被捕。但因港台兩地並無引渡逃犯等司法互助條例,導致台灣只能眼看犯人逃之夭夭,港府則無法以殺人罪起訴犯人,事件最終只能以四項洗黑錢罪判獄29個月作結。事件顯露了香港的司法漏洞,但沒人會想像到這案件竟為香港自開埠以來的最大危機 ── 一國一制埋下伏線。


本年四月,有鑑於犯人陳同佳最快將在十月刑滿獲釋,港府籍此提出《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望給予犯人應有的刑罰,給受害人父母一個交代及堵塞香港的法律漏洞。條例修訂的內容包括了針對台灣、澳門及中國三個地方與香港之間的逃犯引渡協議,當中提到在特首及法庭把關下,三地能就條例涵蓋的37項罪行,包括性侵、詐騙和賄賂,提出證據並要求港府移交犯人。


此修訂案一出,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不同黨派議員、香港大律師公會及普羅大眾紛紛要求撤回修訂,世界各地的反對聲音亦不絕於耳。


港人的激烈反彈主要在於兩大擔憂:修訂案對香港司法制度和言論自由的破壞,及其所引起的經濟危機。


首先,修訂案的通過會嚴重削弱香港的司法保障,並破壞香港的言論自由。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和內地的司法制度有著根本上的差異。香港法院嚴格採用「無罪推定」原則,著重使用有效、正確和充分的證據去作出審判,而司法亦獨立於行政和立法,故有著值得信賴的公平性。而中國則無司法獨立,一切皆由黨管理,故雖名義上採用「無罪推定」,卻很容易淪為排除異己的工具。在修訂案通過以前,因香港和內地並無司法互助協議,兩地司法制度可謂獨立存在,令香港人能享有公平的審判。


然而,若修訂案通過,大陸將會有一「合法」途徑去干預香港的司法制度,破壞兩地司法的防火牆,大大影響到香港司法的認受性。此外,因往年的國際醜聞,如銅鑼灣書店事件,港人對中國處理反對聲音的手法和人權保障可謂聞風喪膽。即使條例並無包括任何政治罪行,香港人亦怕在日後表達異議時會被中國濫用條例引渡回國接受不公平審議,故將不敢表達意見,言論自由蕩然無存。


第二,逃犯條例修訂案的通過會導致中國、港、台商人和外資的撤離,影響股市樓市,帶來經濟衝擊。香港有著不少經常往來香港和中國行商的商人,而在中國大陸行商一直都有著特殊的國情和潛規則,例如檯面下的賄賂、簽訂陰陽合同等,都是商人們在大陸發展時或多或少都會涉獵到的行為。本來,因兩地並無司法互助,這些違規商人回港後大多都不會被檢控,令香港成為一個避難所。香港完善的司法保障,令香港得以從中國風評欠佳的司法制度脫離,被特別看待。因此在美國的《香港關係法》下,香港被視為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經濟地區,享有特殊經濟優惠,更能於中美貿易戰中倖免,成為外資往大陸發展的踏腳石,為香港帶來莫大好處。


然而,若逃犯條例通過,大陸除了能向港府「要人」之外,政府亦有權凍結甚至充公該罪犯在香港的資產。如上文提到,修訂案涵蓋賄賂、詐騙等罪行,而中國的司法制度又令這些種罪行的達成標準變得相當寬鬆,這令到很多商人都擔心在條例通過後即使回到香港亦容易被內地引渡回去,充公財產。加上條例的追溯期,商人們怕被秋後算帳,便紛紛撤出逃命。此外,因中國在人權保障方面可謂臭名遠播,在修訂案通過後,兩地司法制度的邊界變得矇糊,外資和商人亦會因此撤出以保障自己的財產和人身安全,美國亦表明或會終止《香港關係法》。這兩者皆會令到香港喪失寶貴的投資者,造成不可逆的經濟衝擊。由此可見,逃犯條例就像一顆毒蘋果,儘管表面有著看似光鮮,正氣的初心,內裡卻充滿著侵蝕,毒害香港的因子,條例一旦通過,賠上的可能會是香港累積自今的成果和大好將來。


除了以上兩大壞處外,政府的表現亦是引起強烈反彈的一大因素。在這次草案的推行中,政府多次「硬推」,漠視民意的舉動,例如在這影響深遠、爭議性大的議題上,政府的諮詢期只有二十日,自草案提出短短四個月內就想做作最後決定。相比下,《基本法》第二十三條也用了一年時間才走到相同的程序,這點令市民感到相當懷疑。


意見被漠視的憤怒、守護家園的使命感成為了港人抗爭的食糧。在過去一周,香港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大型遊行和示威行動,世界各地亦舉行了形形式式的抗爭活動聲援香港,至今仍未停歇。本月十五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逃犯條例修訂案以防止社會進一步撕裂,但因認為堵塞法律漏洞的初心正確,故不願意撤回草案。消息一出,港人可謂既喜又怒,喜在抗爭得到一點的成果,怒在惡法仍有機會捲土重來。這場仗,仍未告一段落。筆者認為,過去一周的抗爭活動無疑展示了港人的團結,文化質素和香港對人權、言論自由的重視。身為香港人,實在由衷地覺得感動和悲哀。與此同時,筆者亦認為情況越是危急,就更需要保持理性思考,畢竟抗爭是爭取權益的手段,同時亦是仇恨增生的陷阱。只望至今仍站在前線奮鬥的港人能好好保重,抗爭中能少一名傷者,抗爭後能重新出發。天佑香港。


文 : Camus

圖 : Isabelle



1 view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