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二年,太遙遠了。
那是個平年,第一天是星期五。
那一年,香港總督麥理浩勛爵卸任、港鐵荃灣線通車、英國威廉皇子出生。
同一年,三月三十日,足跡報社正式成立。
⠀⠀
時隔三十八年,承蒙讀者熱心支持、前輩奮力捍衛,經歷過千萬風雨,足跡依然乞立不倒。
⠀⠀
然科技日新月異,書局相繼倒閉,不少人皆感到心寒。難道文學已經不合時宜了嗎?
⠀⠀
說到『不合時宜』一詞,其實也有一段浪漫的故事。話說當年蘇東坡在杭州當官,友人送了他一名歌妓作丫鬟,名叫王朝雲。由十二歲始,至東坡晚年失意,王朝雲依然不離不棄,二人達致相知相識的精神境界。有次東坡捂著肚子回家,身邊左右逢源的人皆趁機討好,說他滿腹經綸、滿肚機智,唯王朝雲笑他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後來這紅顏知己難產而去,「不合時宜,惟有朝雲能識我;獨彈古調,每逢暮雨倍思卿」便成了千古絕句。
⠀⠀
說巧不巧,『足跡』二字,也是取自蘇東坡。『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生在世,不過是在到處漂泊,偶然在某處留下痕跡。『雪泥鴻爪』這個成語正出於此。在漫長的歷史中,我們的存在或只如一縷青煙,風一吹便不見了。只有文字,是那麼實體的存在,就如那在雪地上的爪印,力證我們的存在價值。我們不敢自詡蘇東坡,但只要我們堅守初衷、捍衛信念,又怎知此刻的不合時宜,不能換來流傳百世的佳話。
⠀⠀
文: 華
![](https://static.wixstatic.com/media/bf5b91_734f0ac4eef44fa9b29db94cb79208c0~mv2.png/v1/fill/w_940,h_788,al_c,q_90,enc_auto/bf5b91_734f0ac4eef44fa9b29db94cb79208c0~mv2.pn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