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心云

【擾民的呼救聲】

某天下午,你正在複習課堂的筆記,身旁的電話突然發出刺耳的聲響,你拿起電話,看見標作「Emergency Alert」的短訊,你草草掃過短訊的內容後,又繼續手頭上的工作,這是絕大部分人眼中平凡不過的下午。

⠀⠀

刺耳的警報聲,口袋裡的震動,兒童綁架嫌犯和受害者的簡單描述,這是普遍大眾對「安珀警報」(Amber Alert)的印象。安珀警報是美加兩國現行的兒童綁架警報系統,每當有兒童綁架案發生時,警方會透過電台,短訊,以至交通標誌向大眾提供案件的基本資料,望以大範圍地請求市民協助調查。

⠀⠀

安珀警報中的「安珀」除了是「美國失蹤人口:廣播緊急回應」的英文縮寫外,更是一名被綁架殺害的九歲美國女童的名字。96年1月,安珀.海格曼,事件的受害者在騎腳踏車時遭綁,儘管目擊事件的鄰居及其父母已隨即連絡警方及FBI全力搜救,最終還是沒能挽救到安珀的性命,鄰居在案發四天後發現了安珀的屍體倒臥在溪流中。安珀的家人隨後成立了人民對抗性犯罪者組織(P.A.S.O),積極推動通過更多兒童保護法。同年7月,在一場記者會中,安珀父親的好友賽伯特提出了警方可運用媒體的力量協助調查,受到警方注目,及後在警方和電台的協助下實現了首個安珀警報。初期的安珀警報主要透過電台發出再經人們口耳相傳,直至98年,美國兒童警報基金會把安珀警報自動化,令警報得以自動發送至電台,電視,傳真機和手機,成就了警報的雛型。在其後的年月裡,隨著網絡覆蓋範圍越來越廣,不少知名公司如臉書,谷歌,Uber亦相繼加入安珀警報的元素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安珀警報。

⠀⠀

儘管警報的初衷在於拯救生命,打擊罪惡,安珀警報在近年卻受到了不少批評。在2019年,安省總共發出了16次安珀警報,其中涉及8宗兒童綁架案,當中有7宗案件被列為家庭綁架,這類案件通常都只是離家出走或因家庭成員間的溝通不良而成,甚少有實質威脅。而在美國,亦有數據指出自03年起「安珀警報」找回兒童的成功率僅為20%,加上有專家指出牽涉到生命危險的綁架往往發生得很快,警報甚少能派上用場,故有不少市民認為警報的成效其實不大。此外,亦有市民批評警報擾民,影響民生,例如在去年5月,警方在凌晨5時發出安珀警報,被指打擾市民睡眠,不少市民提出警方應收窄警報覆蓋的案件周邊範圍以減少不必要的滋擾。

⠀⠀

市民的批評令筆者想起了心理學課上學習過的可識別受害者效應——人對能較清楚識別的受害者,如有照片,名字和背景說明的會有更大的同情心,相反,對印象較矇糊,如安珀警報上只有名字的受害者,同情心則有限。當然,筆者並不是要求警方在發出警報時要附上照片,再撰文把警報弄成傳記般發出,惟市民抱怨警報擾民,效果低微之時,市民看待警報的態度本身或許正是禍根所在。警報響起,我們草草讀過便了事,沒有提高絲毫警覺便將其拋諸腦後,馬照跑,舞照跳,市民以消極,同理心欠奉之態度看待對自身發出的求救訊號,再埋怨訊號系統之成效不彰,可謂是賊喊捉賊,更遑論一年內收到的警報才不夠半百,凌晨時分發出的更是少之有少,擾民之說實則是大驚小怪,妖魔化之舉而已。當然,現今社會生活壓力是份重擔,人人自危下大家亦只好自掃門前雪,但試問大家又有曾把這「擾民」的聲響當作受害者的求救,把這「煩人」的震動看成受害家屬的祈願,把這些平凡不過的下午理解作他人的危急存亡之秋?在高歌世界需要更多關懷和溫暖時,收到警報的你有想過,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

文:心云



9 view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